目前分類:人間條件2 (79)
- Feb 27 Tue 2007 20:32
排練場漏網鏡頭 張大魯攝情布拉格
- Feb 27 Tue 2007 20:22
人間條件2 初七開排慶金豬
- Feb 07 Wed 2007 22:24
安東尼&美秀姊相見歡
- Jan 17 Wed 2007 19:13
雖然我跟你們不認識,但我和你們如此接近-吳Sir自由時報專訪側記
前天下午,吳導在辦公室裡接受自由時報的專訪,除了分享《人間條件2》的創作歷程之外,還小小透露了一下年底即將推出的《人間條件3》喔!詳細的專訪報導會在一月底的自由時報刊出,在此先分享一些些訪談小側記,讓大家先睹為快囉!
- Jan 08 Mon 2007 11:56
吳sir 又見報啦!!!
- Dec 19 Tue 2006 10:08
大時代與小人物對立 譜就人間悲歌 盧健英
看吳念真的作品,大抵不能忽視他對大時代的描寫與對小人物的同情,而大時代與小人物間的對立與不和諧,成就了劇中角色舉重若輕的幽默,以及與時代擦身而過的命運悲歌。
- Dec 14 Thu 2006 19:28
戲劇落幕的那一刻,觀眾們如雷的掌聲這一切似乎早已和我的悸動勾畫出一個最真實最、最摯熱的共鳴。
好長的一段時間未曾被一部電影或者一本好書所感動,在庸庸擾擾忙忙碌碌的生活中,屬於最單純最簡單的幸福感似乎早已被遺忘在遙遠的心靈國度裡。那天走進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,看了吳念真導演所導的舞台劇─人間條件2「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」,內心深處那最自然最原始的情感再度的被觸動。戲劇落幕的那一刻,觀眾們如雷的掌聲這一切似乎早已和我的悸動勾畫出一個最真實最、最摯熱的共鳴。那一夜,我的心澎湃地跳動著!
- Dec 14 Thu 2006 19:23
用著溫柔的包容兼容並蓄的融合了這些文化。你我家裡面的阿嬤就是這樣的一群人。
在講這感想之前,我想先提一件事情。在跟女朋友分手之後的某一個星期一,我去找她。我對她說「我不知道,妳以後會不會後悔,做了『離開我』的這個決定,但假如有一天,妳後悔了,而我也還是獨自一個人,那我們就繼續在一起吧!」她反問我,「那假如你有女朋友了呢?」我想了想,略帶微笑的跟她說,「那……可能只有說抱歉了!」
- Dec 14 Thu 2006 19:20
我想,進入了劇情,場上演的人生,可能是你的,也可能是我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屍體們
- Dec 14 Thu 2006 19:16
看了綠光人間劇場的~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~我才發現,原來我的感動跟眼淚還是存在的。
一直都覺得我已經慢慢變成不易感動的動物,沒什麼可以值得我掉淚,沒什麼能夠觸動我內心的憂傷,但是,看了綠光人間劇場的~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~我才發現,原來我的感動跟眼淚還是存在的。
- Dec 14 Thu 2006 19:13
這是齣會讓人噴淚的舞台劇,請準備多一點衛生紙,以免不夠用。
看完這齣舞台劇,發現吳念真真的很厲害,劇情不用太刻意的誇張,就是如此自然又熟悉的場景對話,完全融入生活裡。
- Dec 14 Thu 2006 19:05
我一定帶著媽媽去看!真心的,把這部劇推薦給大家!
這是我第一次看舞台劇,也是我第一次看戲一開場就掉眼淚!
- Dec 14 Thu 2006 18:46
在這部戲裡找到觸動心靈、記憶的那一部份。
這不是我第一次看舞台劇,但這卻是我第一次吳念真導演所編的舞台劇;看完之後很深的感觸是,不論什麼種族,說甚麼話的人,都能在這部戲裡找到觸動心靈、記憶的那一部份。
- Dec 13 Wed 2006 12:24
吳導畢竟是吳導,總會貼心的、適時給我們一些會心的笑,讓我們覺得的日子不是只有悲情
每一個台灣人 對吳念真是再熟悉不過了, 熟悉到當初我們因故錯過台北的演出時,都不太覺得遺憾,總覺得就算今天沒看到,應該一轉身隨時會碰到他。
- Dec 13 Wed 2006 12:15
人間條件II真是騙人眼淚的好戲!
這齣戲,分不清是笑中帶淚、還是淚中帶笑看完的。笑著、哭著、想起自己的阿嬤。
- Dec 13 Wed 2006 12:12
好的戲劇就是,一個人時再細細回想,還是會感動,還是會哭的。
關於觀賞一齣戲、一本書能否感動,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觸碰到個人過往類似的生活經驗。「通俗」是能觸碰到多數的人。
- Dec 11 Mon 2006 12:22
念真情的國民戲劇-----『人間』的第二個條件 邱瑗
吳念真不是廣播人,但他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裡卻是再熟悉不過的了!吳念真筆下的人我們也從來沒親眼見過,但卻有如我們生活中的七叔公、八嬸婆—雖有點生疏卻又親近的不得了!讀著他的劇本,角色人物一個個彷彿活了過來,跑到面前活靈神現的,鬧得來讓人又哭又笑的。很少很少有這種讀劇的經驗了。
- Dec 11 Mon 2006 12:17
生命中的扮裝 吳靜吉
今天的各企業領導人都很流行玩「扮裝」,其實扮裝就是演戲;但演戲不只是演戲,演戲包含了創意、製作、表演、協調與統合匯整。美國康乃基-美濃大學(Carnegie-Mellon University, Pittsburg) 的電機系與戲劇系教授共同設計一個新的碩士學位—MET (Master of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) 娛樂科技碩士,將科技與娛樂﹝廣義表演藝術﹞結合,以科技協助創意執行力的提升。從這一點看來,戲劇對企業界來說不只是扮裝而已,還是一個合作創意的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