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"史坦貝克",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...
現在就透過以下的小小資訊,相信可以讓大家更認識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


史坦貝克一本第一版的「憤怒的葡萄」拍賣賣了四萬七千八百美金,大約一百五十七萬台幣。

另外還賣出了一本史坦貝克的「人鼠之間」,賣了七千七百美金,「天倫夢覺」則賣了八千三百六十五塊美金。


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距舊金山八哩的賽林納斯鎮的史坦貝克(1902-1968),初值不惑之年時(1942),即手次連袂與國內同籍作家弗克納及海名威,同時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。弗、海兩氏,分別於一九四九年與一九五四年掄元桂冠,史氏則遲至於他人生生涯的二十年之後,於1962年,跬步踵武海明威駐世時的餘譽流聲,以一部《令人不滿的冬天》的小說,再度垂青於瑞典國家學術院評選委員會,擊敗了另外入圍的六十五位各國作家,第六位獲得該獎殊榮的美國人。他在加冕隆譽之前,先後出版的文學作品,累計多達二十七冊,著作無慚於等身。

史坦貝克自小成長於中產階級的家庭,父親是一位公務員,母親則為教師。可是弱冠前後,他在史丹佛大學斷斷續續求學的五年(最後並未取的學位),卻與社會的低層勞工階級已多所接觸。這段期間,他不斷地轉換從事屬於體力勞動的零碎工作,諸如牧場工、修路工、採棉工、泥水匠助手、艙面水手等。因此,在他投入終生志趣的文學創作的二十七歲之前,就已經大量累積了第一手人生豐富的閱歷與經驗,尤以在與勞工階級的互動方面的觀察及認識,更為深入廣泛。通觀他早期發表的小說,即以表現社會低層階級微不足道的市井小民、農村隴陌之間的流動勞力、大蕭條時期的佃農、反抗者的難民營和貧民窟等等,作為他創作時酷嗜取材的階層背景,對於反映因政治制度、經濟政策的制定施行,在社會所引起的後續負面的漣漪效應,以及雇主階層交征利的狡猾剝削而造成雇傭之間的矛盾與衝突,呈現不公不義的貪婪現象,極盡諷刺之能事。同時,也因為揭露了社會的晦暗穢事,相對於低層工農,為他們追求最低生存條件而艱苦奮鬥的歷程與生活事蹟,則以悲天憫人的情操與胸懷,不遺餘力地挖掘民瘼的心聲,賦予無限的同情與關懷。

在這一方面,一九三九年出版的《憤怒的葡萄》及翌年問世的《人鼠之間》兩部佳構,筆鋒中就富藏尖銳的社會意識的體驗,最足以詮釋他著墨於批判社會面貌的意義,可說是他寫實主義風格作品中的代表作,也因此奠定了他早期的文學地位。

《憤怒的葡萄》描寫美國西部大草原漸次蛻變為工業城市的一段時期,因社會結構的改變,導致大批失業的奧克拉荷馬州的農民,如難民潮似的遷往加州羈留,寄命工作於當地果園主人。由於地主巧立名目地運用各種手段,壓迫剝削農民的勞力,礙於生計,以致農民委曲求全過著奴隸般的屈辱生活。全書以涵蓋社會性與經濟性的悲劇問題為襯景,反射現實時代下農民生活悲慘的命運,並表達其人道主義的關懷,讀之為之惻容易色。形之於內容的韻致,則充滿著對不公平的遭遇,寄予憤怒的深慨;對假仁假義的虛偽,投以輕蔑的不屑;對殘暴行為的橫虐,揮以無情的鞭笞;對貪得無饜的地主,謔以揶揄的諷刺。在在都顯示他強烈亟欲透過運用文學的手段轉化社會的目的與決心。

較之於《憤怒的葡萄》,《人鼠之間》(Of Mice and Men)一書,其風格趨向亦然,也是在這種文學為社會服務的命意定位的認知下,所創作的一本美國農場文學的產物。這部小說,時間也是以美國一九三0年代發生在其國內的經濟大恐慌為其背景切面。故事的地點,醞釀於蕭條的鄉下農場;故事的人物,也是作者一貫喜愛的下層工人;故事的情節,則是敘述工人流離失所,為基本需求的民生溫飽,隨工作需要,浪跡漂泊,居無定處。所不同的是,本書有兩個逐業而徙,隨處飄零打工的農場散工,作為中心主角,而不像《憤》文以不同的小人物為小單位,分別敘述,再聚攏各個小單位,化零為整,彙統為全書相同命運的相同旨趣,類似史詩般的悲壯,宏篇巨製的格局,而成為作者以放眼大時代大社會的大反射鏡,映現人類自己創造不合理的經濟典章制度而造成的悲劇。前後兩者,在篇製的宏富簡約上,形成強烈對比,一大一小,一繁一澀,各擅勝場。以此而言,《人鼠之間》無疑是當時美國經濟良窳下具體而微的農村縮影。









各位看倌,"人鼠之間"舞台上不會出現老鼠.請姑娘們放一百二十個心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光劇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